针对LTE-M的eLTE搭建物联网的联接桥梁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智慧城市、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据估计,物联网预期未来将突破1000亿连接。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Machina的调研报告,物联网应用中的很大一部分对数据率要求不高,但对终端功耗、成本的要求较为苛刻,并且由于终端数量巨大且分布范围广,此类M2M应用需要无线网络提供无处不在的覆盖,以便于部署和运维。该类应用典型场景包括传感器、表计、移动跟踪等;Machina预计,截至2020年此类M2M应用将达到132亿连接。
 
  目前解决M2M物联网的无线通讯技术包括短距通信技术(例如WiFi、蓝牙、ZigBee等)和一些私有M2M通讯解决方案(如Sigfox)。不可否认,这些通讯技术在特定空间范围和场景下各自拥有稳定性、功耗、连接速度等优势,但其或覆盖区域有限,对回传网络依赖严重,或受限于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在法规上的限制,或因非License频谱而导致系统间干扰严重,而无法对大范围或移动性布局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有效支撑。如果基于蜂窝网技术能够在终端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大容量问题上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则非常有希望在未来的M2M市场中获得较大的空间。
 
  在物联网的这种需求下,华为联合运营商伙伴提出了LTE-M无线物联网端到端的eLTE解决方案,针对低数据速率、大规模终端数目及广覆盖要求等典型的M2M应用场景,可以为运营商开辟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同时在政企等行业领域,如智慧城市、电力和燃气/水务提供厂商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根据市场需求评估,至2025年LTE-M将覆盖25%的M2M连接,即50亿的连接。方案怎么用?
 
  智慧城市拥有感知“神经末梢”
 
  在智慧城市场景,应用LTE-M技术的遍布城市各处的eLTE物联网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网监测到路灯、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管理,从水质、空气污染监测到建筑节能,将为实现安全高效、和谐有序、绿色低碳、舒适便捷的智慧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