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新突破 与数字化结合助力医疗发展

如何从移动医疗出发,将互联网—硬件—云等优势资源整合实现专家问诊快速普及到多人,从而实现高度有效的医护管理?毋庸置疑,移动医疗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就医保健的方式,同样也节省了医疗资源,有效解决国内医疗管理系统不完善、医疗成本高、覆盖面低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各种移动医疗的产品层出不穷,但移动医疗的普及率很低。本文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两类产品进行分析,一类是在线医疗APP,一类是智能硬件设备,探讨当前移动医疗发展的瓶颈。
 
  在线医疗APP优化医患沟通,未解决检查/诊断的问题
 
  在线医疗APP是借助手机、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工具为用户和医生搭建线上沟通桥梁,国内目前已有2000多款这类的APP,主要提供寻医问诊、预约挂号、购买医药产品以及查询专业信息等服务。比较热门的应用有:春雨医生、好大夫、丁香园、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以春雨医生为例,目前激活用户超过4500万人,签约医生达5.5万人,核心功能是人工智能的问题查询和医生线上的健康咨询。这类移动医疗APP解决了问诊的地域限制、医生资源的不对称问题,但几乎所有医生在解答之后,都会附加一句“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因为线上咨询中对病情的描述仅限于语言,并没有给到医生准确数据做判断,仍需要病人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医生也要面对面进行诊断和开处方。
 
  智能硬件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但无法给到诊断结果
 
  另一类的移动医疗产品属于智能硬件,得益于小体积和高性能的传感器、移动处理器逐渐普及,加上无线传输技术和手机APP交互界面,使得现有医疗检测设备的便携性和智能化成为可能,如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智能手环等,仅智能电子血压计在天猫和京东售卖的产品就超过1000款。以欧姆龙为例,用户可通过臂式和腕式的袖带内压力感应检测到舒张压收缩压后,生成历史血压值记录变化轨迹,有的看完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端。这类产品核心技术在于快速简洁的检测出血压数据,用户根据需要《高血压评定指导标准》进行对照自行判断是否在正常值。表面上看来,智能硬件貌似解决了数据采集的问题但由于方案不同测量的结果参差不齐(准确率最高不到90%),医生并不认可,另外,单一时间点或某一检测值(如血压)无法诊断病情,因此无法给出健康隐患的指导。
 
  将专家的经验数字化,结合智能硬件提升诊断效率
 
  随时随地获取身体多项数据,不去医院就可以得到专家级初诊,并给出处方意见……若要达到如此理想状态不是用互联网思维将患者和医生汇集到线上平台,也不是将简单测量的数据呈现给出来。核心的突破点在于如何将专家的诊断经验数字化,并根据算法要求定制校对能够准确测量数据的传感器,两者缺一不可。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