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网速咋这么慢!什么都打不开,网购、刷微博、看视频、发朋友圈都费劲!”可能很多人在地铁等高并发的室内场景,都有过这样的吐槽!
在以万物互联为愿景的5G时代,为何室内场景的网速体验这么差?究其原因,除了超高清视频、大型云游戏、直播等大颗粒业务使得4G网络趋近满载以外,5G室内覆盖,尤其是5G小基站尚未规模部署,是主要原因。
刚刚过去的2020年,纵观整个小基站市场发展,虽然全产业链都在积极讨论、参与、创新和试点5G小站,但现实仍是雷声大雨点小,运营商的5G小基站采购迟迟未开启。虽然呼声高涨,但5G时代小基站距离规模商用还要面临诸多挑战。
数千万量级市场尚未开启,5G小站有望下半年迎来首个“春天”
5G时代有80%以上的业务将发生在室内,如何解决室内覆盖难题,是运营商打造5G精品网络和获得差异化优势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但5G高频段部署的特点又使其面临网络穿透损耗更大等问题,对5G室内覆盖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室内覆盖这个老大难问题、以及5G高频段部署等诸多新特点带来的新挑战,传统室内覆盖方案早已难以为继,室内数字化是室内覆盖面向5G演进的有效途径,小基站产品成为5G时代的标配。
诚如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所言:5G时代小基站的应用场景包括覆盖和容量。覆盖方面,按照上行边缘3Mbps,3.5G上行比1.8G差至少9dB,室内覆盖是大问题,小基站是出路之一;容量方面,将宏站分裂成小站是最有效的频率重用扩容方式,1带(2-10)个小基站可扩容2-10倍。因此,5G时代小基站将迎来巨大机遇,5G小基站数量预计中国市场应该有数千万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