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用户发展,从注重高质量起步

认真研读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高度重视服务工作、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切实维护用户权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准确把握服务态势和加强监督检查,落脚点在推动提升用户服务。

监管要求虽然从推动提高客户服务入手,但是这些服务要求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用户发展策略。虽然我们不敢确定这就是 5G 套餐用户发展的暂缓键,但是其中的影响或许大同小异。其中的原因就是 5G 网络、终端和应用的不完善。

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0 年 5G 手机累计出货量 1.63 亿部,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 5G 套餐用户已经接近甚至超过 2.5 亿户,如果再把中国联通的也计算在内,那么我国的 5G 套餐用户将大概率超过 3 亿户。

1.6 亿左右的 5G 手机终端与 3 亿左右的 5G 套餐之间是 4G 终端用户。这就是说运营商提前将大量 4G 终端用户发展成了 5G 套餐用户,这些用户虽然可以使用更多的低价流量,但是其享受的确实是 4G 网络而且其 ARPU 还被动提升了。
不管用户有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有超前消费的意思,监管层已经提前出手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毕竟在缺少网络支撑、缺少应有场景的当前,大量的 4G 终端用户享受低价流量的同时必将导致 4G 网络的不堪重负。

实际上有关 4G 网络降速或者被降速的传言一直被热炒,不管其中有没有设备商参与,不可否认的现实也是证明 4G 网络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网速下降,而且随着高清和超高清视频的普及,4G 网络的承载问题将会凸显。

监管层在 2021 年年初通知要求提升 5G 服务质量,这背后的考虑因素中除了维护用户知情权之外或许还包括推动 4/5G 的之间的有序换挡,至少不应该让一股脑的营销操作削减用户获得感。

在新监管要求之下,运营商将不可避免地投入大量资源用于 5G 终端影响,全力提升 5G 终端渗透率,推动将大量 5G 套餐用户转变成真正的 5G 用户,从而有效避免 5G 套餐用户回退到 4G 套餐尴尬。

从某种程度上讲,2021 年的运营商除了加速 5G 套餐用户发展之外,还要加大 5G 套餐用户的保有力度。运营商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 5G 手机终端普及率或者渗透率的提升,通过扩大 5G 用户规模推进 5G 应用加速。

2020 年底我国的 5G 套餐渗透率虽然已经超过 20%,但是 5G 的效用是否得到了同步发挥?这个问题值得运营商深思。监管层在推动提升 5G 服务之后,会不会推动提升 5G 效能,我们认为运营商高层需要提前研究。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