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走市场化道路,治理企业共性难题

 编者按为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它们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优化创新和产业化环境,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何在解决企业共性难题的同时,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上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上海浦东张江,从农田阡陌到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张江药谷用20多年完成蝶变。

  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一批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助力。从2004年上海张江探索建成全国第一家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和公共实验平台,到目前总量超过100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这些平台覆盖了药品研发到上市过程的全产业链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在类型多样的国内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中,既要坚持市场导向,又要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对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位,亦是考验。

  经过20多年探索,以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谷平台)和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上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持续创新,在公益和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提供技术服务,也孵化企业

  走进张江创新药的摇篮——药谷平台,看到的不是普通孵化器的格子间,而是一间间整洁的生物医药实验室和一台台不停运转的仪器设备。在药谷平台,入孵企业可以享受3万多平方米的孵化实验场地,可用作生物和化学专用实验室的孵化单元总数近150个,同时还可以享受药谷平台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研发场地以及综合配套方面的问题。

  成立于2004年的药谷平台,是张江最老牌也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公共实验平台。

  本世纪初,为了解决张江药谷内创新创业企业的共性问题,在上海市科委、市药监局、浦东新区科委和张江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组建了药谷平台。目前有实验场地3800平方米,累计为张江园区内外1200多家客户完成约50多万份样品的检测,检测量连续10年居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前列。

  “欣凯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一类新药,就是用的这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做的药学结构确证,艾力斯医药也用过这台仪器,君实生物、维亚生物等孵化企业都是这些仪器的用户……”走在实验室里,药谷平台总经理姜涛对这些仪器设备如数家珍。

  2007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同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通过专业技术服务,为孵化器内外的创业项目及张江科学城中小企业提供从原料药检测、新药临床前研究开发到大型设备的共享以及与其他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对接合作的集成化服务,是药谷平台和国内其他孵化器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最具特色的服务模块。”姜涛说。专业技术服务,是药谷平台的特色功能。而完善创新生态,则是药谷平台不懈追求的使命。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