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几年前,这样的标语仍然可以在偏远地区见到。彼时,环保只是林木的附带作用;建筑耗材,是生产原材料,是白花花的银子。只是这钱少了点,甚至以“环保支出”形式成为财政压力,一度站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沦为城市粗放型发展的牺牲品。
然而,“双碳”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这一切已经改变。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国家的进步要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产业的成长离不开碳元素的低产出与高回收,人们的生活建立在绿色健康的模式与习惯中——这么看,种树还是必要的,但已经远远不够。
“过去,城市发展的考核指标是GDP;现在,高质量发展才是关键。城市是核心场景,也是复杂的场景,需要‘新IT’+绿色能源的思路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正如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在2021年联想创新科技大会所言,“双碳”将在今后10年到30年时间里,写进每座城市、各行业的基因,是要动用现有工具,实现底层发展内核、中层执行方式、上层效果评估体系的大变革。